玛丽娅·库金诺娃:“中国—包罗万象”

1 (2).jpg

玛丽娅·库金诺娃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孔子课堂(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副院长,东方学教研室教师玛丽娅·库金诺娃开玩笑说自己不是真正的考古学家,并说爱狗是使她获得攻读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位成为可能。在去这所世界名校之前,玛利亚谈了下她在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工作和对在中国留学的期待,并给学生们提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你是唯一一个新西伯利亚获得“新汉学”计划奖学金去中国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的人吗?

——是的,在俄罗斯获得这项奖学金的只有几个人。去年才有“根据考古学资料再现神话”的方向,这就是我在新西伯利亚研究的科研课题。我心里想:“我的机会来了!”该计划的选拔条件很严格,通过的候选人一定有很好的水准。对我来说,我只在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学习过汉语,从零起点到毕业,甚至到现在,我没有其他学习汉语的经历。所以能够获得该奖学金,我应当由衷地对我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如果你现在重新考入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你会学什么?

——我还是会选汉语。中国,她是如此之大,又包罗万象。我给学生们两条似乎有些矛盾的建议:一是要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二是要多体验精彩的学生生活。尽力完成家庭作业,认真听课。一年级时学生们都会自以为在他们将来的生活中哪些知识是有用的,哪些是根本不需要的。然而,后来会发现,最需要的却是曾经错过的或小看的那些东西。毕业之后,不会变得容易,而学生时光将不再回来。再次成为学生的感觉我还不太习惯,更不用说当留学生的感觉。我觉得,在4年内用汉语完成博士论文,我还得付出很多的努力。